(寫在前頭)
說起來只需要四個關鍵詞,何晴─情劍山河─關詠荷─趙京娘,這一點連至那一點,看雖自然,細查卻只覺暗合了一部電影的名字:緣,妙不可言。
當年看這部劇,回首僅記雙男主,何晴黎燕珊統統置諸腦後,再不用說荷姐,毫無印象之至,反倒是角色的原型……小大一修了俠義小說,恰巧老師選了一篇<趙太祖千里送京娘>,拿來和電視劇比對是沒有意義的,但沒有《警世通言》的這個故事,也不會有荷姐版京娘“橫空出世”,所以……
把當時老師吩咐寫的讀後心得Po上來,分數極不入眼,老師總嫌我情情愛愛寫太多= =|||
開始讀宋代話本小說,說老實話,每一篇我都覺得無聊,故事那麼沉悶,毫不出彩,遠遠遜於過去的唐傳奇。
<趙太祖千里送京娘>這篇卻真是例外,由初始的隱士談漢、唐、宋三朝創業之事,著眼之奇,讓我也和二儒一般嘆服。
再來是趙公子的出場,被擄的京娘,公子不顧路途遙遠願意一路相送,直到京娘自縊,出人意料的意外收尾。
自己覺得故事的精采之處,未絕,從開始到末了,都是這樣的動人心魄,好像電影電視劇的,時時刻刻皆是高潮。
至少是吸引了我的心了吧,趙公子的俠義之心,“救人須救徹”,如此胸襟非常人所有,像過去的三國時代,有關雲長“千里走單騎”,渾沌未明的五代分裂,也有喜管閒事的趙公子“千里送京娘”。
特別感動的一點,千里遙遙,男女有所避諱,趙公子因而將自己的坐騎讓給京娘,卻是一路步行在旁護送京娘歸家。此舉是敬重也是禮儀,只是累了京娘,讓她懷抱一顆惴惴不安的芳心,難定。趙公子倒是內心清明朗正,並不計較這些瑣碎的。只是最後的結局,叫人讀之心傷。趙公子的方正像是迂腐了,硬生生摧散了京娘的春心萌動。
京娘父母兄嫂的懷疑,雖然過份卻也是合乎常情。欲將京娘下嫁,不過知恩報恩,或者也是賞識了趙公子的人品才貌,認為足堪匹配。趙公子真是絲毫不為女色所動呀,日久生情,生得是兄妹之情,因而一言罵醒了京娘家人。
如不是愛,也不必這般決絕激烈。當然,我更感到可惜,英雄美人,自古以來少有一個好結局的,多好的一個貞烈美麗女子,竟就這樣活生生去尋了死路。
趙公子再是懊悔,也無法使前事做今事了。我仍是想,他要不是這樣迂拙的木頭,該有多好。於是這樣惘然如失的故事,都不會再有了。
留言列表